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博士园地

  • 冷战与重建:朝鲜战争期间有关西德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争论

    陈弢;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多次要求西德修改其社会市场经济政策,加强与西方防务有关的重工业投资和生产。在这一场有关冷战与重建的争论中,出于西德在东西方冷战前沿而具有的极端重要性,以及稳定团结西方阵营的考虑,美国最终接受了西德提出的解决方案。而西德则逐渐以资本主义橱窗的姿态出现在东西方冷战中。

    2011年02期 v.18;No.5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7 ]
  • 西藏农牧区小学生汉语学习活动调查与思考

    罗芳;

    学习活动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学习活动进行调查,存在着学习活动类型单一、学习活动环境单一、学习活动缺乏能力关照等问题,再以汉语环境、教学方法、教育方式等方面探寻原因,从汉语环境、教学方法、汉语活动和评价形式等方面提出对策。

    2011年02期 v.18;No.5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8 ]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情报交流模式与评价机制

    李倩;胡洪翠;

    该文从用户的视角明确了移动互联网的含义,在论述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共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特征——有条件的资源共享性、有条件的公平性和更大的灵活性。明确了情报交流的含义,分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情报交流活动的新特征——情报来源广泛、情报交流活动空前活跃、极强的交流互动性。结合流程图,详细分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情报交流模式,阐明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正式交流模式和非正式交流模式的特点和流程。最后归纳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情报交流效果的三种评价机制——基于专家系统的评价、基于大众评分和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评价,并指出各评价机制的优缺点。

    2011年02期 v.18;No.56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0 ]
  • 论《三国志平话》的宗教文化思想

    余兰兰;

    《三国志平话》的宗教文化思想主要表现在宗教历史观念与宗教人物形象两大方面。其宗教伦理化的历史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民众惩恶扬善的宗教理想和世俗愿望。而道教神仙化的军师诸葛亮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民众喜爱与崇拜诸葛亮、崇尚智慧与胜利的普遍情感和共同心理。二者体现了宋元民众的文化追求与审美情趣,反映了宋元民众对三国历史的接受与流传,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2011年02期 v.18;No.56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7 ]

院系所之窗

  • 华中师范大学基地平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正>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5月,前身是1988年由邢福义教授创建的语言研究所,是"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研究中心主任现为汪国胜教授。中心有明显的学术优势,拥有"汉语言文字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现代汉语特别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突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研究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形成了著名的"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普方古"大三角)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方言语法和汉语习得的研究、汉语与文

    2011年02期 v.18;No.5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2 ]

政治·法律·哲学

  • “中道”与“中庸”思想之比较

    高梦娇;

    虽然东西方文化具有很大差异性,但是作为两种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出了有关中庸中道的思想。虽然这两种理论本质上而言是不同的,但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无论对理解理论本身,还是研究中西文化都是不无裨益的。

    2011年02期 v.18;No.5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4 ]
  • 克里克“惊人的假说”对探讨他心知问题的启示

    王杰;

    他心知问题是人们长期争论的一个话题,许多哲学家都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不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克里克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哲学家们的探讨大都局限于大脑的外部。因而他独辟蹊径,主张打开"黑箱",通过研究大脑内部的神经机制来揭示心灵的奥秘。克里克经过研究,提出意识可能与神经元在40-70赫兹范围内的振荡有关。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考察他人的大脑神经机制来认识他人的心理。这给他心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证明了这种路径是合理的。

    2011年02期 v.18;No.56 23-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8 ]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认识论探微

    丁泽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开始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每一次的分析和论证都是建立在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经济事实的分析基础之上的,这种扎根物质基础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分析方法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的早期认识论正是从作为认识主体的本质而存在的"劳动"概念出发,将人的现实存在性与能动性统筹起来,在认识主体与劳动对象的互动过程中围绕劳动而发展起来的。

    2011年02期 v.18;No.5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6 ]
  • 论亚里士多德灵魂观的功能主义之维

    陈思良;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对灵魂问题有所关注,古希腊哲学家在阐述自己哲学见解的同时也无法回避灵魂问题。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关于灵魂问题的学说后,提出了特色鲜明、更有说服力的灵魂学说。他将灵魂看作是具有诸官能的自然物体的原始实现,为灵魂提供了一种功能主义的解释,从而避免了前人在灵魂问题上陷入的困境,有效地解决了灵魂的相关问题。

    2011年02期 v.18;No.5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浅析“第三条道路”的价值理念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读《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方秋兰;

    "第三条道路"是吉登斯的重要理论,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一书中所提出的价值理念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转型的结果。他的一些主张引起了人们对新世纪人类社会走向的思考,在政治多元、文明交融的现时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第三条道路"的基本价值观念,对于当代中国建设民主基础上的权威政府、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2011年02期 v.18;No.56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6 ]
  •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环境分析——浅析《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

    王雯;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的环境分析方法,对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从考试改革的物理技术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心理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关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建立统一详尽的考试改革模式,维护考生及家长对考试的知情权的结论。

    2011年02期 v.18;No.56 39-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7 ]
  • 论先秦诸子代表人物的战争思想

    高成瑨;

    中国先秦是一个思想大发展的时代,诸子百家代表人物提倡慎战、正义战争和防御性战争的思想,对中国后世国防政策制定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今天的发展道路是和平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这与中国的传统战争思想有一定的联系。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传统。

    2011年02期 v.18;No.56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1 ]
  •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冲击及应对

    苗丽;

    网络文化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网络文化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大学生的发展,但也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带来冲击。网络文化的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匿名性、多元性等特征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识弱化、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人格异化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冲击:完善网络法制法规建设,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及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2011年02期 v.18;No.5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1 ]
  • 社会化小农视角下的乡村公共舆论

    纪亚泉;杜豹;曾智;

    乡村公共舆论是乡村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当前农村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迁,乡村公共舆论对农村社会的评价和指导作用日益微弱。在社会化小农阶段,农户的生产生活和交往越来越脱离乡村共同体,熟人社会逐渐"陌生化"。同时,传统道德资源和集体主义道德的共同缺失,使农村社会道德资源愈加匮乏,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乡村成员的行为准则。乡村公共舆论发挥作用的基础正在遭到严重侵蚀,其对共同体成员的制约作用也大大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公共文化为核心来推动乡村公共舆论复兴,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有序。

    2011年02期 v.18;No.5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1 ]
  • 辛亥革命政治民主实践中的道德贡献

    马社敏;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革命党开始实施一系列法令措施以实现自己的阶级意志,其在道德方面实施的法令措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旧道德,宣传了近代西方文明并冲击了人民的思想,也促使社会新道德的形成。这些有关道德法令措施的推行,一方面是政府的政策强制,另一方面是广大人民不堪封建专制的压迫。两者相结合,双方互动,以此推动了政治民主实践的进程。辛亥革命在道德方面做出了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一股新的社会风尚。

    2011年02期 v.18;No.5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6 ]
  • “以人为本”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路径探析

    王艳红;

    全面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总结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新时期,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有助于高校教育者完成工作使命,进一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内涵、依据及意义出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并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路径选择。

    2011年02期 v.18;No.5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3 ]

文学·语言·艺术

  • 河北元氏方言动态助词

    景美;

    本文主要讨论了河北元氏方言的动态助词,分析了元氏方言里一些与普通话用法不同的动态助词,主要有"了"、"来"、"开"等,指出了它们在元氏方言中的基本用法及语法特点。该文主要从所表达的意义、在句中位置、所搭配的词语来分析这些动态助词的用法,还涉及一些用句式来表示动作状态的表达。

    2011年02期 v.18;No.56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1 ]
  • 试论傣族叙事长诗《线秀》的艺术风貌

    常帅;

    傣族"三大悲剧"叙事长诗之一的《线秀》运用了大量傣族民族化的意象表现傣族生活场景,似水的民族性格也在诗歌叙事风格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这些艺术合力建构了该民间叙事长诗不朽的艺术魅力。其高超艺术价值的生成与傣族地区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以及民间信仰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1年02期 v.18;No.56 67-7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2 ]
  • 对《红与黑》的拉康式解读

    张文静;

    对司汤达的经典之作《红与黑》的评析历来停留在社会层面,该运用法国著名哲学家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小说的欲望主体进行分析。认为小说主人公在"镜像阶段"形成的理想自我与被动的自恋欲望造成了他人格的分裂、异化与斗争;欲望主体的缺失使之发现真正的欲望对象永远无法企及,是人类存在本身所固有的缺失;欲望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在欲望主体的追求中,始终有一个客观化了的他者在"注视"着所谓的"责任"与"事业"。这是主人公走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2011年02期 v.18;No.5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9 ]
  • 论《儒林外史》中的文人交往

    周宋;

    清代小说《儒林外史》记载了各式各样的文人交往。通过与传统所倡导的交友之道即忠恕、诚信、从义不从利、适度原则相对照,该小说中的文人交往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文本中超过半数的文人交往颠覆了传统;第二,符合传统所倡导的交友之道的文人交往集中在贤人和下层人物身上,而以下层人物为主的交往尤其值得重视;第三,解构与建构交叉进行。本文亦阐述了《儒林外史》中的文人交往之所以会有上述特点的原因:一是与作者的际遇有关;二是与明清两代的友道观念有关;三是与《儒林外史》的选材和写作目的有关。

    2011年02期 v.18;No.56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3 ]
  • 试析当前新闻文学化的特征

    崔双;

    随着新闻表达公式化的日益严重,接受者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新闻工作者将文学注入新闻作品,形成新闻文学化。目前新闻文学化特征日趋明显,比如,运用特写和散文式的新闻结构,使新闻事实更加丰富;在新闻写作时综合使用修辞,采用细节描写,汲取富有感染力的文学语言等等,力图增强新闻影响力。

    2011年02期 v.18;No.56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1 ]
  • 易卜生诗歌中的“光”——以《易卜生文集》第8卷中收录的61首诗歌为例

    袁艺林;

    无论是"现代戏剧之父",还是诗人易卜生,都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易卜生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诗人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并与其剧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易卜生文集》第8卷中收录的61首诗歌为研究对象,将易卜生诗歌中的光分为四种:生命之光、洗礼之光、希望之光和恐惧之光。阐释易卜生诗歌中四种光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并联系易卜生的戏剧作品,探索光的来源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2011年02期 v.18;No.56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8 ]
  • 论二十世纪初小诗体的艺术建构

    刘沫;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诗坛上兴起的以冰心、宗白华为代表的"小诗体"创作的热潮,作为现代诗歌革命的一种阶段性的收获,达成了现代诗"神"与"形"两者相对平衡的艺术效果,唤醒了传统诗灵,但是由于缺乏一种文体类型应该具有的"体"的自觉与规范而告一段落。"小诗体"的矛盾运作过程诠释的是一个个热情的、寂寞的诗灵在寻找躯体的历史,为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建构之中找寻新诗体的突围之路提供了可贵的教训和借鉴。

    2011年02期 v.18;No.5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6 ]
  • 《恋爱的犀牛》与孟京辉的戏剧探索

    谈琛;

    孟京辉导演的《恋爱的犀牛》一剧让人看到了中国"先锋戏剧"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从1999年到现在,该剧已经有了四个版本。本文试图对新版本与之前版本的不同做一些比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剧的最大特点在于诗化与狂欢的交杂,以及形式上的不断"做加法"。尽管这种改变有得失,然而,孟京辉在实践中达成了自己关于"人民戏剧"的理想,他的这种努力值得我们肯定。

    2011年02期 v.18;No.5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1 ]
  • “纠结”动态新义的认知阐释及社会文化心态

    周英;

    2010年初,"纠结"被评为了"2009年十大流行语"之一。"纠结"最初的词义是指"树木或枝叶互相缠绕",当作动词。现在"纠结"可以当作动词、名词、形容词使用,具有了更丰富的词义。该文在归纳和总结"纠结"当前动态新义基础之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和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分析其动态新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同时探讨了它所折射出的多种社会文化心态。

    2011年02期 v.18;No.56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8 ]
  • 主、述位与翻译:文献综述与系统总结

    袁振兴;

    实义切分理论的主位和述位系统对于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主位和述位是小句的基础,国内有学者曾经提出把主述位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根据主位分类及语气类型,可以从句子层面上剖析原文,从而得出准确的译文。研究主位推进模式,有利于译者了解原文篇章结构和信息分布,对症下药,适当地建构译文篇章,实现篇章层面上的等值。

    2011年02期 v.18;No.56 101-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5 ]
  •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零翻译”现象

    余亚兵;

    本文在国内对零翻译问题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这一全新的视角来考察"零翻译"这一日益普遍的现象,得出结论:尽管零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存在的理据,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零翻译中蕴藏着"翻译霸权"的因素,带有"文化侵略"的倾向,应该慎用零翻译,尤其是政府机构和公共媒体。最后,笔者建议对于零翻译应该采取"中文为体,西文为用"的态度。

    2011年02期 v.18;No.56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6 ]
  • 浅析唐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译——以《游子吟》的两个译本为例

    张恂;

    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始终占据首要位置的文学体裁,早在十六世纪就被翻译介绍到了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不仅使得西方人对中国的文学、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对西方部分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早的古诗翻译,大都由西方学者完成,十九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加入了这一文化传播的工程。本文旨在通过对由许渊和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创作的《游子吟》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试图阐释中西不同文化影响下两位译者所采取的不同诗歌翻译策略。

    2011年02期 v.18;No.56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1 ]
  • 中国古今图景中歌手“粉丝”的变迁

    徐暮耘;

    文章从中国历史图景中描述粉丝的变迁过程,并对粉丝进行分类。由历史发展角度看,票友、发烧友、歌迷、追星族都是粉丝的近似身份;从性质角度看,粉丝又可以分为职业粉丝、业余粉丝和专业粉丝三类;从喜爱对象角度看,粉丝可以分为亲妈饭、后宫饭、高贵饭、板板饭、大腿饭等。本文对研究"粉丝"的活动与情感起到一定铺垫。

    2011年02期 v.18;No.56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6 ]

历史·教育·心理

  • 傅斯年、钱穆的屈原研究浅论

    王锐;

    傅斯年、钱穆二人是近代中国史学界的著名人物。他们作为新旧文化激荡时代的知识分子,除了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种整体性的关照之外,还对于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所探讨,关于屈原的研究便是一例。傅斯年主要从文学演进的思路去研究屈原的历史地位;钱穆除了对屈原进行评价之外,还详细考证了一些相关史迹。

    2011年02期 v.18;No.56 116-11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关于唐代官员谥法运作的若干问题

    朱华;

    唐代官员谥法在运作过程中,在请谥、拟谥的阶段存在具体执行、操作的官员群体不符合文献记载的现象,在驳议阶段存在谥号用字意义和字数的争论,在赐谥阶段受到了来自皇帝的较大影响,而正常程序之外的改谥则是对正常程序的延伸、补充,追谥则在皇帝的参与与否、是否可以追谥等方面也有很多正常程序所不具备的特点。

    2011年02期 v.18;No.56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2 ]
  • 新课改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对湖南省衡南县新课改的调查与反思

    兰菲菲;

    基于对湖南省衡南县部分高中的调查发现,历史新课改在农村地区的实行面临着重大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历史课程的改革意识、缺乏有利于历史新课改的外界支持和缺乏有利于历史新课改的内在因素这三个方面。为了走出困境,应采取加大对农村历史教育的经费投入、设立科学的历史课程评价机制和提升历史教师素质,加强师资力量等多方面措施。

    2011年02期 v.18;No.56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9 ]
  •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黄成云;黄镇财;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质量是职教人才培养的根基,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认识,通过将我国的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与德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2011年02期 v.18;No.56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1 ]
  • 中国音乐教育史学研究现状综述

    翟娟;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不断受到人们重视,对音乐教育历史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探讨音乐教育的发展规律并作为参考。文章旨在梳理音乐教育史方面的文献,以呈现音乐教育史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1年02期 v.18;No.56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5 ]
  • 任务型教学法在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玲;

    作者在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支教期间,对该校08级英语专业3班和4班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任务型教学法实证研究。对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西藏地区大专英语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和成效验证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2011年02期 v.18;No.56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1 ]
  • 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专科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

    杨丽敏;江汶;

    本研究选取了湖北省一所专科院校的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六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团体成员的时间管理倾向,并使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实施前后测。结果发现这8名专科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的得分在前测后测时差异显著,研究结论认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专科生的时间管理倾向。

    2011年02期 v.18;No.56 141-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7 ]

经济·管理·科技

  •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梳理

    杨阳;

    本文首先将我国1998年至2010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按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梳理,接着分析了我国2011年最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最后总结了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分类、目的并且对调控政策提出三点建议。

    2011年02期 v.18;No.56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4 ]
  • 近十年IChO实验试题特点及对我国竞赛实验培训的启示

    蔡小蔓;张文华;

    实验竞赛是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重要内容,占考试总分的40%。对于测试选手的实验知识、实验技能以及科学素养,都有重要的价值。研究近十年IChO实验试题特点,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IChO实验竞赛,促进我国的奥赛实验培训有重要的启示。

    2011年02期 v.18;No.56 148-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4 ]
  •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研究——以河南省R县为例

    邓丽丽;贺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城乡统筹规划的框架下有序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阶段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农村面貌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村庄布局的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村庄布局调整以不同的空间模式分析为基础,尝试找出村庄布局发展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和不同机制,以利于保护农村居民点发展特色,避免改造模式单一化导致的资源浪费,资金不足,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该文以河南省R县为例探讨县域村庄布局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县域村庄布局规划调整的策略和对策。

    2011年02期 v.18;No.56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6 ]
  • 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徐丽屏;

    新疆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可促进新疆农村经济的发展。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以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基础,突出特色,注重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主导产业的链接作用,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追求三者的最大化。

    2011年02期 v.18;No.56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3 ]
  • 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研究

    彭艺;李静;

    本文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选取泰尔系数作为衡量中东部地区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计算了1978-2009年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具体数据,并通过折线图,呈现了改革开放32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趋势。其次,为研究中东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本文选择了财政分权制度,市场化进程,对外开放程度这三项政策变量作为经济指标与中东部经济发展差距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针对中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具体问题,重点提出了三项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考和建议,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011年02期 v.18;No.56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3 ]
  • 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思考与建议

    龙志德;

    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各项改革措施沿着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稳步推进。本文回顾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议。

    2011年02期 v.18;No.56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0 ]

学者风采

  • 学者风采

    <正>邢福义教授简介邢福义,男,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曾当选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99年3月,在

    2011年02期 v.18;No.56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7 ]

  • 征稿启事

    <正>《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是由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经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发行的学术期刊。本刊于1980年创刊.是当时全国高校景早创办的两家研究生学术刊物之一。创刊以来,在本刊上发表的论文经常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复印,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多种原因,《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于1991年停刊。为适应研究

    2011年02期 v.18;No.56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5 ]
  • 下载本期数据